2008年1月16日,星期三(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六版:调查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政府扶持项目成了“榨油机”
本报记者 朱乔夫 通讯员 马江领 李讯

  “根据以往经验,在有‘补助、扶助、扶持’等政府下拨专项资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腐败。”余姚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从无意中听到的几句话入手,侦破了一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的贪污贿赂窝串案。

  六个“歪嘴和尚”
  2005年5月23日,为了推进“数字余姚”建设,扶持软件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余姚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制定这份《意见》的,则是余姚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当时,潘建杰任该办公室副主任。可以说,在这份《意见》出台后,作为办公室副主任的潘建杰即成为余姚软件产业界炙手可热的人物。
  并非潘建杰在制定这份《意见》的时候出了多大的力,也并非其在这个领域里有多大的建树,其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完全是因为这份《意见》里的一些条款,让其有机会与同事“精诚合作”,操控扶持资金,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权钱交易。
  这份《意见》规定,设立余姚市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50万元专项资金;资金扶持的对象为余姚市行政区域内的软件和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IT企业),单个项目资助最高限额20万元。
  “明眼人可以看出,想要获得政府扶持资金,实际上是只要想办法让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可——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潘建杰认可自己企业的项目是重点项目,就可以获得高达20万元的扶持资金。权钱交易的双方立刻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当地一家开发基础应用软件的公司的老总黄先生告诉记者。
  事实上,事情正如黄先生所说的那样,这本“经”一开始就被这帮“歪嘴和尚”给念歪了!
  参照公开的说法是这样的:“由于软件产业属于新型产业,相关法律规定有空白和监管机制相对不健全,以致出现了行业运作的不规范和监管盲点。于是,潘建杰等人立刻就瞄上了“专项扶持资金”,将其当成了捞取利益的工具。
  余姚市人民检察院侦破了这一涉案金额达500余万元的贪污贿赂窝串案,6名涉案人员被送上法庭(其中潘建杰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已被判有期徒刑6年)。

  一句随口“玩笑”
  参与侦查此案的余姚市检察院的一名检察官笑着对记者说,侦破此案完全是因为在排摸其他案件的过程中,无意间听到了一些话。
  他说,去年6月初,检察院反贪局的侦查人员在排摸线索过程中,偶尔听到一些软件产业的人说,现在办企业钱难赚,还不如搞搞关系搞点政府补助,不费吹灰之力一年就能赚到20万;他们甚至还听到了这样的话,说什么“信息产业,钞票好捞;业主付款,政府补助;双头进账,包赚不赔”等等。
  “和农业扶持资金常常发生腐败现象一样,根据以往经验,在有‘补助、扶助、扶持’等政府下拨专项资金的地方,往往容易产生腐败。”该检察官说。因此,该院反贪局侦查人员敏锐地意识到,这块“肥田”当中,很可能存在“猫腻”。
  很快,该院侦查人员开始对此现象进行了秘密走访。没想到,侦查人员在一位曾获得扶持资金的某软件公司的合伙人处了解情况时,该合伙人虽然无法提供相关的确切情况,却在调查结束时和侦查人员开了一句“玩笑”。
  这位合伙人说:“别看扶持资金发得这么多,真正到我们手里的花头不太有了。”而就是这句话,成了侦查人员分析案情的线索。
  在查阅了相关文件、材料,走访了有关单位后,侦查人员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认真分析。当时,检察院根据调查的初步结果认为,目前政府对软件企业分不同项目,有相应的扶助资金下拨,数额较大,而软件信息产业相对来讲是新兴产业,行业规范化程度不高,监管机制也不健全。令人担心的是,软件产品的立项、审批、验收、采购及相应扶持资金下拨等环节,操作毫无规范透明的制度,存在着很大的漏洞。这个扶持项目容易产生关系户和权力寻租问题。
  与此同时,侦查人员从知情人处获知,该市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学军等人,与潘建杰关系密切,且多次获得资金补助。
  于是,一起在信息产业领域内的贪污贿赂窝串案逐步浮出水面。

  一张糊涂借条
  检察机关在掌握了潘建杰权钱交易的大量线索后,直接和潘建杰摊了牌。
  在调查潘建杰与相关涉案人员的经济往来时,潘建杰与董学军的一份借条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注意。
  一名侦查人员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发现在写着“向董学军借款5万元”字样的借条左下方,同时还写着“今收到潘建杰还款伍万元整”的字样,这引起了侦查人员的极大怀疑,按常理,借款归还后,习惯做法要么将借条撕毁扔掉,要么另外书写收条,而该借条的书写方式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似乎“借款人”潘建杰预先想在这张借条中说明一些什么,甚至有点掩耳盗铃的味道。
  在机关打拼多年、具有一定反侦查能力的潘建杰哪里肯如此就范,他百般抵赖,说是曾经向董学军借过5万元,但后来还了,留着这份似借条、似收据的东西是为了万一说不清楚的时候作为证据的。
  但是,侦查人员觉得这后面肯定还有秘密。最终,潘建杰还是交代了实情。
  原来,潘建杰在2005年12月份,因个人买房子资金紧张,向董学军借了5万元现金,并出具了一式两份的借条。2006年7月,潘建杰在自己办公室将5万元钱归还给董学军,并故意让董学军在借条上写明自己已经把借款归还了,而董学军为感谢潘建杰在取得软件扶持项目资金提供的方便,拿出其中的2万元现金送给潘建杰:“你房子买好了,装修也要花不少钱,这点钱你拿去装修房子吧。”潘建杰推辞了几下便收下了,并将那份借条藏在了办公室抽屉内,让其没想到的是,此举竟是欲盖弥彰,恰恰暴露了受贿的事实。

  一份猫腻合同
  在收集潘建杰犯罪证据的过程中,一份总金额为127500元的软件产品购销合同再次引起了侦查人员的重视。
  这份合同的内容是余姚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该市某计算机有限公司采购Microsoft Windows 2003 标准版10套(每套7800元)、Microsoft SQLServer 2000标准版3套(每套16500元)的购销合同。
  侦查人员分析,在同一时间段内,一个政府部门一般是不需要这么多的正版软件的,其中可能有诈。侦查人员将采购情况与软件签收单上的签名人逐一核对,查明 了事实真相。
  最后,潘建杰和该市财政局地方税务局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同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张挺(已因犯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只得如实供述。
  原来,2005年下半年,信息办要采购一批正版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由于数额较小就没有采取招标的方式,而是直接指定向余姚市某计算机有限公司采购。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潘建杰利用职务便利与张挺等人合谋,采用少购货多付款的欺骗手段,实际只向余姚市某计算机有限公司购买Microsoft Windows 2003标准版8套、Microsoft SQLServer 2000标准版1套,合计78900元。
  虚增货款48600元得手后,潘建杰与张挺各分得赃款15000元,余款送给他人及作为税金暂存在张挺处。

  一张银行回单
  在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又在潘建杰的办公桌抽屉内,发现了一份汇款21200元给余某的银行回单,余某是宁波某数码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公司也曾获得专项扶持资金。
  针对此回单,潘建杰的辩解是其委托余某代为购买物品的货款。而侦查人员在再次分析案情后认为,这可能是潘建杰为掩盖受贿犯罪而退的赃。
  在侦查人员询问余某时,由于其与潘建杰已事先串供,所以迟迟不肯如实作证。
  “当时,因为已经询问了很长时间,我们就提醒余某,‘时间不多了,你要看看手表’,并再三强调时间不等人。巧的是,余某确实送过一块名贵手表给潘建杰,于是,余某认为我们多次强调时间,是表明其送潘建杰的一只帝舵牌手表的事实已被我们掌握,就如实进行了作证。”侦查人员说。
  随后,余某又相继承认,为感谢潘建杰为其公司取得软件扶持项目资金提供方便,其还送给潘建杰煤气灶、油烟机、消毒柜各一台和46寸液晶电视机一台。
  在大量证据和事实面前,潘建杰也不得不道出事情原委。原来,2007年7月19日下午,潘建杰接到张挺的电话,说检察院正在查软件扶持资金的事情,后潘建杰为掩盖受贿犯罪,即电话通知余某要把上述财物的钱退还到余某银行卡上,以便以后查到了有个依据。于是,潘建杰于次日把余某所送物品折价共21200元打入了余某的银行卡中,并将一只帝舵牌手表退还给余某。
  当记者面对面地问潘建杰,既然之后要将受贿得到的钱物还给人家,当初又何必起这个贪心呢?潘建杰耷拉着脑袋说:“我这样做,是想证明是叫他们代买的,有据可查,以示我的清白,没有受贿,现在想想真后悔,被查到,刚好证明了我受贿。”
  据悉,该贪污贿赂窝串案的其余四个涉案人员的案子尚在审理中。